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

三聚氰胺类漆雾凝聚剂A剂漆渣去粘效果较好

时间:2025-07-08 08:30:32 来源: 浏览|:23次

三聚氰胺类漆雾凝聚剂A剂漆渣去粘效果较好

为什么说三聚氰胺类漆雾凝聚剂A剂对于油漆污水处理漆渣去粘效果较好呢?因为这类漆雾凝聚剂A剂主要成分为三聚氰胺类,这类漆雾凝聚剂A剂产品偏酸性,应用时须调节废水的PH值,需要依据现场情况投加氢氧化钠


三聚氰胺类漆雾凝聚剂A剂对油漆污水处理中漆渣去粘效果较好,主要归因于其成分特性、作用机制及针对性工艺设计,具体分析如下:

一、成分特性:三聚氰胺类化合物的独特优势
化学结构优势
三聚氰胺分子含三个氨基(-NH₂),具有强极性和高反应活性,可通过以下方式破坏漆渣粘性:
电荷吸附:氨基带正电,可中和漆雾颗粒表面的负电荷,打破胶体稳定性,使漆渣失去粘性。
化学键合:与漆雾中的树脂(如环氧树脂、聚氨酯)发生开环反应,形成水溶性络合物,降低漆渣内聚力。
实验验证:以三聚氰胺为原料制备的A剂,在处理黑色醇酸漆废水时,漆雾去除率达97.43%,显著优于传统膨润土类A剂。
酸性环境适配性
三聚氰胺类A剂产品偏酸性(pH 3-5),需通过投加氢氧化钠(片碱)调节废水pH至中性或弱碱性(pH 7-9),以优化反应条件:
酸性缩聚反应:在pH 3条件下,三聚氰胺与甲醛缩聚生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,该树脂具有网状结构,可包裹漆雾颗粒并破坏其粘性。
pH缓冲作用:调节后的废水pH值可稳定A剂分子电荷,避免因酸性过强导致漆渣重新聚集。
二、作用机制:破粘-凝聚-上浮三步协同
破粘阶段(A剂主导)
电荷中和:A剂分子吸附漆雾颗粒表面负电荷,使颗粒间排斥力降低,形成微小絮体。
化学分解:氨基与漆雾中的酯键、醚键发生水解反应,破坏树脂分子链,降低漆渣内聚力。
案例:处理环氧树脂漆废水时,A剂可使漆渣从“浆糊状”转变为“豆腐渣状”,用手搓揉不黏手。
凝聚阶段(B剂协同)
B剂成分:通常为高分子聚合物(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),通过长链结构桥接A剂处理后的微小絮体,形成大块漆渣。
上浮效果:凝聚后的漆渣密度降低,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,便于打捞或机械刮渣。
数据:A剂与B剂投加量体积比为1:2时,漆渣上浮率≥95%,水质清澈度显著提升。
三、工艺设计:针对性优化提升处理效率
配方优化
原料配比:三聚氰胺与甲醛摩尔比为1:2时,羟甲基化反应ZUI完全,生成的树脂分子量适中,破粘效果ZUI佳。
反应条件:羟甲基化阶段pH 8-9、温度70℃,缩聚阶段pH 3、温度70℃,可确保树脂分子链长度适中,既保证破粘效果又避免过度交联导致沉淀。
投加方式
分阶段投加:A剂在喷漆前加入循环水进水口,B剂在喷漆结束前加入出水口,避免直接混合导致絮凝体破碎。
动态调节:根据漆雾浓度调整加药量(如过喷漆量的10%-15%),高浓度时适当增加B剂用量以增强絮凝效果。
四、应用场景与优势总结
适用范围
高粘性油性漆:如环氧树脂、聚氨酯漆、醇酸漆等,A剂可有效破坏其粘性,防止管道堵塞。
复杂成分废水:含有机溶剂(苯、甲苯)、重金属(Pb²⁺、Cr⁶⁺)的废水,A剂可同步去除重金属离子,降低COD和BOD。
核心优势
高效破粘:漆渣呈豆腐渣状,瓶壁无油漆附着,处理后COD值可降至300mg/L以下。
环BAO经济:AB剂为环BAO型药剂,无二次污染;延长循环水使用周期,年用水成本减少30%以上。
操作灵活:支持手动或自动加药,无需改造设备,适应不同规模生产线。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
more >
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污水选型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销售网络 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电话:13915412606

传真:0512-69222792

邮箱:1173376858@qq.com

地址:苏州相城区领寓商务广场2号楼

微信官方

Copyright © 2005-2021 苏州昊诺工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苏ICP备12053904号-8

技术支持:网站建设